我国人们制作、食用豆腐的历史悠久。
相传豆腐是由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发明的。
明代李时珍撰写的《本草纲目》中有:
“豆腐之法,始于汉淮南王刘安”。
当时刘安召集苏非、李尚、田由、雷波、伍波、晋昌、毛被、左昊八人(号称“八公”)炼丹制药,在炼丹时以黄豆汁培育丹苗,豆汁偶然碰到石膏,形成了豆腐。
2
古人以豆腐为题材的诗词文很多。
如宋代王老者写的《豆腐诗》:
“朝朝只与磨为亲,推转我边无大法。
碾出一团真白玉,将归回向未来人”;
宋代朱熹在《素食诗》中写道:
“种豆豆苗稀,力竭心已腐;
早知淮南术,安坐获泉布。”
诗末标注:“世传豆腐本为淮南王术。”等等。
3
宋代苏轼是豆腐的超级粉丝。
他写的《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》中有:
“煮豆作乳脂为酥,高烧油烛斟蜜酒 ”。
苏轼曾亲自动手制作美味豆腐,
“东坡豆腐”流传至今。
宋代林洪编写的《山家清供》中记载了东坡豆腐的做法:
“东坡豆腐:豆腐葱油炒,用酒研小榧子一二十枚,和酱料同煮。又方纯以酒煮,俱有益也。”
4、
豆腐流传2000多年来,出现了大量的别称。
豆脯就是其中之一,
宋代王令写的《山阳思归书寄女兄》中有:
“盘蔬罗春青,豆脯兼夕鱐。”
这里的豆脯就是豆腐。
因为豆腐的腐,有烂的意思。
还不如叫豆脯,像肉脯一样。
5
明代孙作也觉得豆腐这个名称不好,
就给豆腐起了一个“菽乳”的名称。
他还写了一首《菽乳》的诗:
“淮南信佳士,思仙筑高台。
八老变童颜,鸿宝枕中开。
异方营齐味,数度真琦瑰。
作羹传世人,令我忆蓬莱。
茹荤厌葱韭,此物乃呈才……
霍霍磨昆吾,白玉大片裁。
烹煎适吾口,不畏老齿摧。
蒸豚亦何为,人乳圣所哀。
万钱同一饱,斯言匪俳诙。”
6
豆腐还叫黎祁——
宋代陆游写的《邻曲》中有:
“拭盘堆连展,洗酺煮黎祁。”
陆游曾标注:“蜀人称豆腐为黎祁”。
宋代马廷鸾写的《谢毛子文见寿》中有:
“苜宿黎祁汤饼供,一浇眊矂强持盃。”
也用了“黎祁”这一名称。
此外豆腐还有:大素菜、小宰羊、王粮、水欢、水板、白字田、白麻肉、佗合、软玉、盐酪等几十个名称。
7
豆腐不仅名称多,而且品种多、做法多。
如清代袁枚编写的《随园食单》中记载了一道“金镶白玉板”的菜——
其实就是“波菜肥嫩,加酱水豆腐煮之”。
还记载了鳆鱼豆腐、连鱼豆腐、蒋侍郎豆腐、杨中丞豆腐、张恺豆腐、庆元豆腐、芙蓉豆腐、王太守八宝豆腐、程立万豆腐、冻豆腐、虾油豆腐等等各种豆腐。
8
豆腐除了美味、富有营养之外,还有祛病养生的功效。
古代贫困人家生了燥热病症,没钱看医生,通常就是吃几块豆腐。
明代李时珍撰写的《本草纲目》中指出豆腐:“气味甘、咸、寒、有小毒。”
“主治和脾胃、消胀满、下大肠浊气、清热散血。”
清代褚人编写的《坚瓠集》中还写了“豆腐十德”,
即柔德、刚德、广德、和德、俭德、贵德、厚德、清德、圣德和隐德。(文章来源于网络)